民盟概况

Minmeng Gaikuang

首页/民盟概况/ 历任领导

中国民主同盟

  曾伯康,男(1893年4月~1970年1月),汉族,四川省永川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12年在上海读书时受科学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前往日本留学。于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纺织科。回国后一直在上海、汉口、天津等地从事纺织工业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原任营口纺织厂总工程师。

  曾伯康亲自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切实体会到旧社会的腐朽和新中国的光明。解放前,在敌占区曾掩护我地下工作人员,对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解放后的生活使他看到现实富民强国的希望,急切地从四川家乡来到北京,经吴玉章介绍,应聘到东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任东北纺织管理局顾问兼辽阳纺织厂总工程师,营口纺织厂总工程师。

  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是营口市民盟的最先组织者、领导者。历任民盟营口市小组组长、民盟营口市筹备委员会主委、民盟营口市第一、二届委员会主委,从1957年筹备委员会成立到1966年这段时间里,组织盟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出任中国民主同盟辽宁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营口市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1959年9月~1966年4月)副主席,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光荣地列席了1962年3月2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并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57年应邀列席国务院最高会议。

  曾伯康关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解放前在上海工作期间积极办学,培养纺织科技人才,不少人已成为全国纺织业骨干。解放后为了高速地发展新中国的纺织工业,把自己珍藏的几万册纺织技术的历史资料书籍毫无代价地贡献给国家,这是曾伯康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又一大贡献。曾伯康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来东北工作时期虽已过花甲之年,仍坚持深入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指导生产,并不断地把国外的新发明、新技术翻译过来,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利用。曾主持翻译日本的《品质管理法》,印发全东北。在改革设备、保养设备上还经常提出具体建议。为营口纺织厂的老厂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料、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伯康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1月4日含冤逝世,终年77岁。1979年4月24日营口市政协和中共营口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追悼大会,为曾伯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郝金涛,男(1925年4月~2009年11月),河北省庆云县人。1957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大学文化。1948年4月参加革命,历任营口市高中教师,营口市一中、十六中教导主任,营口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副教授。曾任民盟营口市委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名誉主委,民盟辽宁省委常委。1959年起,任政协营口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市政协常委。1964年起,任政协辽宁省第四届至八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起,当选政协营口市第五至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其中,第七、八届驻会),1998年离休。

  郝金涛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在任学校、党派、政协领导职务政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坚持从事生物学、生理学教学工作,兼任营口市生物学会理事长。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营口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其《论教师修养》等多篇论著,被北京、沈阳、福建等多家出版单位选入《论著集》,被东北大学出版社《当代社会科学文集》收入并被评为一等奖,同时被聘为特约研究员。50多年的教育工作,培养出上千名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民盟营口市委40余年工作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做中共的诤友,做民盟盟员的带头人。“文革”后,为营口民盟组织的恢复、建设与发展,为发挥民盟参政党的职能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市政协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职能,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营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献计出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吕铮,男,1916年12月生于辽宁省台安县。1956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2年毕业于盛京医科大学内科。1948年任盛京医科附属医院营口分院院长。

  建国后,献身于营口医疗卫生和社会事业。 历任东北第五纺织厂(营口纺织厂)卫生所所长,营口市医务联合会副会长。营口市卫生局副局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7年6月当选民盟营口市委筹备委员会副主委。1980年3月—1984年6月当选民盟营口市委第三届副主委 。1984年6月—1992年5月当选民盟营口市委第四、五届主委。1992年—2006年7月为民盟营口市委第六、七、八届名誉主委。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曾被停止工作。1979年落实政策后,任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营口市委主委。从医30余年,医术高超,在内科、妇科、儿科等方面均有造就。任营口纺织厂卫生所所长期间,推行新法接生,在各车间建立妇女卫生室,开展妇幼卫生宣传,得到省纺织局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其做法。任市人民医院内科医师时,内科工作居医院各科室工作前列。在海城感王医院期间,向当地赤脚医生传授多发病、常见病知识,抢救过多位农药中毒等急重病人。任民盟营口市委主委期间,多次组织医疗队到农村进行无偿巡回医疗,聘请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来营口做报告。曾为营口市第一、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伍秋才,男,1941年6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夹江县人。198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5年8月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硕士学位。历任营口市科委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民盟营口市委第七、八届主委,辽宁省政协常委,营口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营口市软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营口市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营口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毕业后曾任营口市电子仪器厂技术员、营口化纤厂技术员、省能源研究所太阳能研究室主任、曾在兰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四年,1983年起任营口市科委副主任。辽宁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营口市政协第六届委员,六、七、八届政协常委,六、七届政协副秘书长。政协营口市第十届副主席。

  共发表论文九篇,并亲自起草了《营口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营委办[95]14号文件)等有关政策、法规。1990年获“辽宁省科技成果推广奖”,1991年获“辽宁省专利工作实施奖”1993年被评为营口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主抓的“科技兴市”工作,1995年被国家科委评为首批“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之一,同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个人。

  车竞,女,汉族,1959年7月出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93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民盟中央委员、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民盟营口市委第九届主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辽宁省政协常委,营口市人大代表。现任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历任营口市第二高中教师、营口市教育学院教师、营口师专教师,营口师专中文系主任、教务处长职务,副教授。营口市监察局副局长、营口市文化局局长、营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4年4月至10月被中共辽宁省委推荐到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任副司长(挂职)。

  多个政协提案在市、省及全国政协会议上产生反响,其中《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规范中介组织经营行为的建议》等建议被采纳,并转化为参政议政成果。《关于保障未成年监狱青少年犯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权利》、《开发内河集装箱自动装卸库船》等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

  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动词化初探》等20余篇论文在国际、国内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专著《语言与逻辑问题探索》获2005年辽宁省政府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论“使”的词性及其历史演变》获2000年营口市政府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课题《师专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实验研究》(课题组主要负责人)获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在营口市政府分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等项工作中,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5年获盟省委“优秀女盟员”称号;1998年获盟省委“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获辽宁省“优秀女领导干部”称号。2010年为《建设者》第二期封面人物。同期刊发通讯《睿智熟思建真言》介绍其先进事迹。

  高炜,男,1963年8月生,蒙古族,1985年7月参加工作,民盟盟员,大学学历。民盟营口市委十、十一届主委,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现任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

  历任朝阳市建平县副县长;厦门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助理(挂职锻炼);建平县副县长;朝阳市政府副市长;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副司长(挂职锻炼);大连市市长助理(挂职锻炼);朝阳市政府副市长,民盟朝阳市委主委;营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代萍,女,1968年5月生,汉族,辽宁省盖州市人。2008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历。营口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营口市政协副主席、民盟营口市委十二届主委,营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历任老边区农林局科长,森防站副站长,老边区农林局农业股股长,老边区农发局副局长、老边区政府副区长、营口市交通局运输管理处处长、营口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民盟营口市委十届副主委、十一届副主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