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写真

用爱和责任给生命最好的开始-----专访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 王青筠

【 字体:
2018-04-10 14:01:41  阅读次数:3594 次

  筠,竹皮之美质也。寓意做人亦应如竹子一样高洁、清廉且正直。她,无愧于自己的名字,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她就是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青筠。

  简介:王青筠,女,1965年3月出生,民盟营口市中心医院支部主委。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曾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北京医科大学进修。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病例诊治及抢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小儿肾脏疾病,新生儿疾病及身材矮小症等疾病诊治方面有专长,撰写论文10余篇,其中有多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现为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东北三省哮喘协作组委员,营口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初见王青筠,她穿着洁白的工作服,肤色白皙,一脸和善的笑容,干净利落的短发,隐藏在金丝边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散发着睿智和坚定的光芒。道明采访之意,没想到她面露羞涩,摆手说:“我没做什么啊,就是正常工作而已。”她轻描淡写地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说话时脸上一直有种岁月沉淀下的宁静与豁达,给人以安心之感。她谈的更多的不是医生的理想和救死扶伤的伟大,而是心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从业30年的初心不改。

  30年,坚守仁爱的心怀 埋头耕耘

  说起儿科,她感触颇多。目前中心医院儿科共有医护人员42名,其中医生19名,护理人员 23名,而现阶段门诊每天平均接诊患儿达300人次左右,疾病高发期每天达400多人次,白天有3名医生出门诊,夜间只有1名医生,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医生每天接诊约100名患儿,可以说工作强度非常大。儿科医生一天下来,经常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尽管如此,但医生们也必须耐心倾听每一位患儿家长的陈述,解答他们的疑惑,仔细为患儿检查,以明确治疗方案。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孩子的病情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的心,为孩子赢得健康的生命、为患儿家庭驱散愁云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儿科自古被称为“哑科”,因为有的孩子太小,还不能清晰表达身体的病痛,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比如,同样是肚子痛,大人可以清楚、准确地描述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儿童通常就是不停地哭闹。家长有时对孩子病情描述不准确,而小孩病情变化又快,因此家长十分心急,希望能马上减轻孩子痛苦,这些都是经常的事,所以儿科医生还要有耐心、细心。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医术、耐心和爱心赢得了患儿家长的认可和好评,成为中心医院儿科的一面旗帜。用她的话说,就是一句话:对孩子要有慈爱之心。

  2017年末到2018年初,一场流感席卷了中国。市中心医院的儿科,每日门诊量达400多人次,原本52张床位的病房最高峰走廊加床收治到130个病人,超负荷的工作使所有儿科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全部感染,带病上岗。“面对患儿就医需求,目前儿科医生的数量远远不够。”她不无担忧地说,“医院即使条件相对放宽招聘儿科医生也很困难。”儿科医生不是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毕业生的首选志愿,主要有三个原因:工作量大、风险大、收入相比其他科室低。“这些年来,她所在的儿科医生几乎换了一圈人,有人转了科室,有人转行,只有她一直坚守着。

  患儿多,医患矛盾就易多。现在的孩子大数独生子女,家属倍加娇爱,哪怕孩子仅仅是少许咳嗽或有些发热,在家长看来都是十分严重的疾病。她讲了前几日刚发生的一件小事:半夜来个需住院的患儿,由于血管很难找,护士一针没有见回血,家长立即就气哼哼地指着护士鼻子喊:”你会不会扎针,不会扎针就别扎。”吓得护士不敢再扎了,家长隔日就来大吵大嚷找我投诉。说实话,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希望患儿少受苦、少受痛,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每个护士都能一针见血,尤其是那些胖孩子或经过多次输液之后的血管更难扎。正是这种风气也促使很多人不愿意报考医学院,更不愿从事儿科工作。每个人都离不开医生,因为他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医生也离不开患者,离开患者就没有衣食父母,应该相互多一些理解。

  关于如何更好地避免医患纠纷,她分享了心得:只要思想态度端正,技术过硬,换位思考,任何时候都站在患儿和患儿家属的角度来考虑,不计较个人得失,才会有和谐和温暖。只要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热情为患者服务。她相信医疗环境的春天很快就会来到。

  30年,专注探索 铸就精湛的医术

  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职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曾经克服种种困难,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修一年。进修归来后,在营口地区率先开展了“头皮针胸骨穿刺术”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

  她说,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每一次实践都来不得半点含糊。“记得我刚毕业的一天值班,来了一个误服灭鼠药中毒的患儿,经确诊患儿吃的是新型灭鼠药,主要成分是氟化物,当时治疗手段还不成熟。危急情况下,我猛然想起,在图书馆查资料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一份报纸上登载着四位科学家强烈反对生产含有氟化物的灭鼠药的事,文章中提到了氟化物的解毒药是钙剂,想到这,我如获至宝,欣喜如狂,奔跑回病房把这一情况立刻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和我又一同向家属说明了情况,想大胆尝试,患儿的家属立刻同意了给患儿静推钙剂的方案,我们立即实施处置,给患儿推钙约10分钟抽搐停止了,约半小时患儿清醒了。家属感激的热泪盈眶,不停地向我们作揖,我也瞬间如获重释,伴随着一丝喜悦和宽慰,这是一次冒险,也是我医学生涯的一个良好开端,至今难忘。”

  近些年,她凭借着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以及在不断学习进修中培养的广阔视野,瞄准医疗市场需求,新开拓了“关爱矮小,助力成长”特色专科。针对儿童矮小身材,在营口市帅先开展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为矮小儿童带来福音。多次在本院成功举办矮小儿童义诊活动,诚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教授、北京专家会诊,携手健康时报进行科普讲座,建立家长微信群,这个新项目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使20余例矮小儿童受益。

  她说,矮小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矮小是一种疾病,现在是可以治疗的,长高不是梦!在筛查身材矮小儿童中,还意外发现了危害生命的肿瘤、染色体缺少等特殊病例,为孩子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30年,秉承精诚之心 默默付出

  “说实话,当儿科医生很累。我从医近30年,无论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每天早上都要到医院查房,都已经习惯了。”她说:“有时赶上流行病的高峰期,比如前一段时间的流感流行,出门诊时从早起开始看病,忙得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常常这边快下班了,门口还有一大堆病人。”

  1997年,她到北京医科大学进修,同样是医生的老公也在外进修,由于缺少时间照顾家庭,幼小的女儿不得不提前上小学。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去呵护每一个患儿,可在她女儿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她总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或在外进修学习,家人的支持理解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谈到这时,她说:“我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及女儿,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女儿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和老公想让女儿学医,可女儿态度坚决地拒绝了,说不想重复她们的工作生活状态”。说完她无奈地笑了……笑声中隐含着一丝辛酸。

  2003年“非典”时期,她一马当先报名参加到志愿者的行列,随时准备与家人隔离,抢救被感染患儿。年迈的父母担心阻拦,她却丝毫不退却。幸运的是,营口地区最终没有任何儿童被感染,但此事却充分体现出她崇高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更流露出她对医生职业执着的热爱与追求。

  2010年她带着满腔热忱对口帮扶援青,要努力克服高原反应,经历了彻夜难眠、缺氧体乏等各种身体不适,给当地百姓带来医疗援助,组织当地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了无数个危重病人的生命,带动了当地的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和知名度。虽然援青期只有3个月,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种大爱情怀,书写了一批批援青医疗专家的秀美篇章。

  30年,坚守信仰的力量 硕果盈枝

  作为民盟支部主委,她团结带领50多名盟员恪尽职守、同心协力、开拓创新,积极参与扶贫救灾、支教助学、医疗义诊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推动医院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优秀盟员称号。她表示,2018年将在社情民意、卫生调研工作方面进一步发挥民盟支部自身优势,以“立盟为公、参政为民”为宗旨、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夯实自身建设,增强盟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争创示范性基层组织,进一步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医院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如今的王青筠,早已成为声名远播的儿科领域的翘楚。2016年她被聘为儿科主任后,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她认为,不仅仅要让自己优秀,而且还要带动其他同事一起成长成材,这才是科室主任的更大职责。因此,儿科非常重视技术交流,多次选派骨干于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等进修学习。同时,积极调整病房布局、挖掘服务空间,走出医院与省内、北京大医院加强横向联系,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扩大行业影响,使儿科成为在营口地区名望最高、深得百姓信任的特色专科。先后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被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卫生厅评为“青年文明号”、被市卫生局评为“营口市临床重点专科儿科”、被营口市妇女联合会评为“三八红旗集体标兵”、被营口市中心医院评为“优秀护理单元”“微电影制作三等奖”“微信公众平台创作三等奖”等多项殊荣。

  在两个多小时的长谈中,常常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不乏幽默诙谐的语言,丝毫没有流露出抱怨。当问及有无厌烦发牢骚的时候,她沉默了一下说,这么多年,这份职业已经无法割舍,苦是必然的,但乐也就在其中,尤其是对疑难病症及少见病诊疗成功时,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那是一种被需要、被牵挂、不可替代的幸福。就是这样,王青筠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把职务带给她的荣耀淡化至微,用爱和责任让一个个患儿重新绽放笑容。

 

 

                       市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  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