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写真

用镜头为城市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服务

【 字体:
2016-01-18 15:51:33  阅读次数:1556 次

    张劲松是营口民盟艺术基层委员会的一名普通盟员。作为一名盟员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有一种盟员的政治责任与担当精神。多年来,张劲松在营口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担任照相、录像工作,用镜头记录家乡美丽的风景,用镜头记录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用镜头为家乡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服务。
    张劲松小时候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如能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那该多么好呀!1993年春天,父亲买了一台理光10照相机。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张劲松就把父亲心爱的照相机拿来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着悟性和对摄影的执着追求,把被拍的人的照片送给人家时,人人都爱不释手。这种鼓励与成就感使张劲松对摄影艺术愈发浓烈。领悟美学哲理、拜访名家前辈、野外实地采风成为了张劲松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位摄影家朋友曾告诉张劲松说,“选择了摄影就选择了艰辛与快乐”。


    参与不同活动领悟不同生活,不同的视角观察、扑捉生活的真善美,实现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让自身得以升华,这是张劲松用24年的艺术实践得出的对摄影这一瞬间艺术的诠释。色美于目,意美于心,情与景的交汇,灵与感的融合,使张劲松在摄影、录像的天地逐渐成长,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2009年,是伟大祖国的60华诞。为反应建国60年来祖国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幸福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张劲松揣摩着用什么样的主题来表达呢?艺术家要用第三只眼看世界,“以小见大”反映民众的生活。张劲松终于捕捉到了艺术表达的灵感。2009年春节前夕,大街小巷节日的气氛正浓,不远处正传来鞭炮声,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在渤海大街上忽然看见一群打工仔骑着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头顶着五颜六色的头盔、带着大小包裹,排成一大队,正风尘仆仆地赶回来过年。当时张劲松正从他们身旁经过,被这景象感染了、感动了,这是多么好的景象啊!他立即停车,取出相机,选好角度连续按快门。照片扩印出来人人叫好,主题突出、场面热烈、年味十足,张劲松将这张照片取名为《回家》。在2009年省群文摄影影展上,这张照片获辽宁省艺术摄影一等奖。
    2012年6月,张劲松配合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激情广场大家唱》节目,主题是反应作为雷锋的第二故乡营口的人和事,中央台现场直播。由于是直播不允许人员来回走动,张劲松作为唯一名摄影师,为了获取这一重要资料,我便想方设法隐蔽在一个个角落里把这场活动用快门记录下来。尤其是把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雷锋战友张国安、王泽昌,以及新时代的的雷锋郭明义向雷锋先进集体赠旗的珍贵资料记录下来,其中一些照片在营口市学雷锋活动中摄影展中获一、三等奖,并被用做广告宣传。
    望儿山母亲节作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典型活动,在营口已成功举办20年了。这是我市的一张母爱文化名片,每年的五月份“母亲节”期间,我市有关部门都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代表前来开展敬母、孝母、祭母的活动,这个时候,分布在全市各处的活动现场都会留下张劲松忙碌的身影,张劲松为每一届“母亲节”活动拍摄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经常为了第一时间将活动的盛况传递出去,张劲松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穿梭在各个活动现场、加班加点完成后期制作早已是常事。虽然苦些、累些,但张劲松觉得苦中有甜,生活充实。如今,一台照相机、一台录像机已成为他的贴身之物。张劲松用它尽情的抒写着对生活的热爱、工作的热情、艺术的追求。
    2014年冬天,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来营口考察投资项目,张劲松应营口大福集团邀请前去采访。为了做好这次采访,张劲松做足了准备工作,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同有关方面人员共同设计了多套工作方案。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张劲松还提前到各个采访点实地查看环境。在三天的采访过程中,张劲松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采访技术给国内外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陪同考察的省市领导的赞扬。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市活动接二连三。夏日里冒着酷暑参与各单位纪念演出活动,有时白天活动连着晚上活动,在活动的主要场地市少年宫广场张劲松坚持了一个多星期,人变得又黑又瘦,但他无任何怨言。张劲松拍摄的作品在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利70周年摄影展中获二等奖。
    十几年来,张劲松多次参与营口市春节联欢晚会的摄像报道工作;参与省市金融系统技能大赛的照相、录像工作;拍摄的多部微电影都在辽宁台播出。在张劲松的镜头里记录着20年来营口市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珍贵历史资料。张劲松为贯彻落实“文化强市”战略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